中国有条汨罗江
中国有条汨罗江,她没有黄河、长江那样域广流长、远古灿烂,但随着公元前278年屈原在这里的惊天一跃,年复一年的五月端阳,人们都在这里重复着一个“用龙舟打捞屈子尸魂”的故事。中国有条汨罗江,随着龙舟竞渡的鼓点声,响彻大江南北、长城内外,以及异国他乡。
汨罗江,距离岳阳70多公里,发源于江西幕阜山,汨罗江口汇入洞庭湖。汨罗江分为南北两支,南支称“汨水”,为主源;北支称“罗水”,至汨罗市屈谭(大丘湾)汇合称“汨罗江”。汨罗江全长253公里,流域面积达5543平方公里。长乐以上,河流流经丘陵山区,水系发育,水量丰富。长乐以下,支流汇入较少,河道展宽可以通航。为南洞庭湖滨湖区最大河流。诗人屈原曾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杀。
汨罗江的两岸粉墙村舍,桃红柳绿,民风淳朴,水草肥美,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。因汨罗江而得名的汨罗市地处洞庭湖畔,春秋时这里是罗子国的都城。三闾大夫屈原晚年时在这里吟诗求索,最终郁郁自沉。从此,“端午节”作为“三节”之一,成为中华民族的重大节日。
汨罗是世界龙舟竞渡运动和龙舟文化的发祥地。早在战国时期,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流放汨罗,怀沙自沉汨罗江,以死明志,汨罗江从此引起世人瞩目。为了表达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,当地群众争相划船汨罗江上,这个习俗世代相传,演变为龙舟竞渡。2005年,汨罗江国际龙舟竞渡中心落成,每年有20多支来自各国的龙舟队、30万观众在这里以独特的方式缅怀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、交流文化。
千百年来,汨罗江边的人们表现出了对端午节的重视和狂热。端午这天里,小孩要穿上新衣服,大人要换上最隆重的盛装。龙舟竞渡、骚坛祭祀、节日盛宴……尽享着这个中华民族符号式的传统节日。汨罗江两岸粉墙村舍,桃红柳绿,民风淳朴,水草肥美,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。今留有屈子祠、骚坛、屈原墓群等古迹和遗迹。屈原墓位于汨罗山上,12个小山式的封土堆散布在1500平方米的山坡上,这些土堆前立有“故楚三闾大夫墓”或“楚三闾大夫墓”石碑,是屈原12疑冢。每逢农历五月初五,汨罗江畔的百姓总要举行盛大的龙舟竞赛活动,以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。这里不仅是屈子行吟故地,也是开国元勋任弼时的诞生成长之地,还哺育了杨沫、白杨、康濯等文艺名家。湖湘文化、龙舟文化脉脉相承,成就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名江。
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,是洞庭湖重要的生态屏障, 是集湿地保护保育与修复、湿地功能和湿地文化展示、湿地休闲、湿地科研、监测和宣传教育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。公园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幕阜山与洞庭湖之间的过渡地带,包括汨罗江干流汨罗段及其周边部分区域,长约43.6公里,宽0.1~1.5公里,规划总面积2945.7公顷,建设总投资6473.24万元,分为湿地生态保护保育、恢复重建、科普宣传和文化展示带、休闲旅游和综合管理服务等五个功能区。
凯宾旅游网是江西旅行社最专业的在线旅游预订平台。客服电话0791-8716 8888
请对文章内容作出评论
赞|踩
评论